“太阳即将毁灭,过去无数岁月中做为人类精神支柱的存在,变成了死亡和恐怖的象征。”
“比起坐以待毙,人类选择挣扎到底。”这是作者刘慈欣《流浪地球》一书所述内容,面对最终的“死亡”和“恐怖”,寻求的是前方的“家”——也就是希望。
当《流浪地球》被搬上大荧幕时,对作家和导演所表达具象化的“希望”感而为之动容,无论是书还是电影,在其中能感受到他们在生活中点滴而又高度凝缩的情感烙印,通过艺术手段向我们展现了人类在面对终极问题时,究竟会如何抉择?
当空间站人工智能机器人—莫斯向全球通报地球即将撞向木星的那一段话时,活着的,牺牲的,普通人,救援人员,每一张面孔上都仿佛停留着同一种表情——绝望。
当行星发动机点燃木星还差五千公里时,刘培强想到在空间站内仍有三十万吨的燃料,爆炸引发的冲击足以补上这五千公里的差距,在生死抉择时刻,他如飞蛾扑火般地飞向引爆点,选择了牺牲。
其实在复杂交错的观影感受里,除了上述的“绝望”与“牺牲”外,我还看到了姥爷韩子昂在大水淹没城市时对韩朵朵伸出的“希望”之手,随后将之抚养成人;也看到了韩朵朵对地球无望与未知的未来时所表现出的放弃,对《春》的解读从一开始的没什么见解,升华到在经历过路途中一系列的取舍之后,亲身体会到其真正的含义;也体会到刘培强在最紧急关头将作为人类火种计划的其余休眠人员与空间站脱离,将死与生,绝望与希望进行如此清晰的抉择。
当面对拯救地球的唯一机会时,那句毅然的抉择对白:“无论最终结果将人类历史导向何处,我们决定选择希望”使我瞬时泪目。
回归生活,着眼当下,我们在面对生活和工作带来的无力与混乱,理性与感性的抉择时,试着感受一下希望带给我们每一个人的力量与憧憬,不管将来会如何,我选择希望。